通讯员 李利雅
“感谢党和政府的关怀,派来的护理员待我如亲人!”9月4日下午,平江县汉昌街道月池塘社区,85岁的徐珍会老人将两面锦旗分别送到社区居委会和养老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手中。这一温馨的场景,成为平江县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生动缩影。
养老不离家,服务送到家
徐珍会老人家中,洋溢着融融暖意。社区领导一行到访时,正遇上平江县银龄养老服务中心的护理员李彩霞在老人家中忙碌——她一边利落地打扫着房间,一边笑容满面地陪着老人拉家常。
见到来访者,老人赶忙起身相迎,护理员自然地为客人斟茶倒水,整个氛围就像一家人。
“他们不仅帮忙打扫、买菜,还照顾我中风的儿子。”徐珍会老人激动地说。这种亲人般的服务,让老人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温暖。
月池塘社区党委书记陈乐平分享了一个暖心细节:“我们走访时,常看到护理员和老人亲如一家,甚至有护理员被误认为是老人的孙媳妇——这种真正融入家庭的服务模式,正是我们所努力追求的方向。”
千户家庭受益,服务网络全覆盖
平江县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居家养老上门服务已惠及1000余户老年人家庭,服务拟覆盖全县。
汉昌街道构建的1+2+N养老体系建设,已纳入民生实事项目。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为生活困难的老年人提供助餐、助浴、健康监测等多元化服务,切实缓解“在家养老难”的问题。
平江县通过多种筹资模式,助推每个乡镇建好规范化敬老院,已建成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1个,建设公建民营和民办养老机构3家,设立村(社区)互助养老点165个,形成了一张覆盖城乡的养老服务网络。
专业团队服务,两年零投诉获认可
平江县民政局依托智慧养老平台构建起“线上+线下”服务体系,实现SOS紧急响应、24小时值班和便捷下单功能。
通过专业养老机构的参与,形成了一支60余人的专业服务队伍,累计服务2万余次,实现了服务“零投诉”的优异成绩。
“每次来到养老服务点,总看见老人们打牌、唱歌、打太极拳,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陈乐平用“有人气、有笑容”六个字总结服务成效。社区还专门开辟了户外活动场所,配备齐全设施,极大地丰富了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
多养融合,服务更贴心
月池塘社区设立了1家养老机构、1个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持续完善“集中+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实现托养、康养、医养、文养、体养的“多养融合”。
社区利用闲置用房建设居家养老服务综合体,服务使用面积1000余平方米,设有日间照料床位10个,集幸福食堂、日间照料、适老化改造、上门服务于一体的智慧养老服务中心。
服务中心设有学习吧、影音室、棋牌室、心理咨询室、书画室、手工室、品茶室、保健室等多种功能区域,让老年人在这综合、集约、枢纽型的“自办自管”养老空间愉悦地度过一整天。
未来可期,养老服务再升级
平江县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通过加快乡镇街道综合性养老服务中心、社区老年幸福食堂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平台优化、宣传引导和志愿团队建设,全县养老服务质量得到了稳步提升。未来,民政局还将通过进一步完善覆盖县、乡、村三级的养老服务设施网络,并积极推进医养结合、人才队伍建设、智慧化管理与服务创新,构建更加完善的养老服务体系。
在平江县,养老服务正在从“有”到“优”跨越发展。月池塘社区的老人们经常聚在养老服务中心喝茶、聊天、下棋、唱歌、跳舞,中午还能在幸福食堂吃饭,这种方便舒心的老年生活,正是平江县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成效的最佳证明。
正如年近七旬的老人谭爹所言:“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真是办到了我们的心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