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客户端通讯员 杨静
近年来,长沙县围绕“让老人享有更有温度、更有品质的养老服务”目标,以“培育骨干、夯实基层、提升技能、激励成长”为抓手,通过发挥养老院长引领作用、强化社区负责人基层统筹、以“培训+竞赛”双轮驱动培育工匠型护理人才,全方位构建养老人才队伍建设新格局,为全县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院长领航:筑牢机构服务“主心骨”
作为养老机构的“掌舵人”,长沙县各养老机构院长肩负着服务管理、人才培育的双重职责。全县通过定期开展院长能力提升研修班、组织跨机构交流学习、建立“老带新”帮扶机制,不断提升院长的管理水平与专业素养。在日常运营中,院长们不仅是服务标准的制定者,更是护理人才成长的“引路人”——他们牵头建立机构内部培训体系,针对护理员开展分层教学;带头践行“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将人文关怀融入照护细节;主动对接社区与医疗机构,搭建“机构+社区+医疗”联动服务网络。在9月25日至26日举办的星工杯“星沙工匠”养老护理员竞赛中,多位院长亲自带队备赛,为选手提供技术指导与心理支持,充分展现了长沙县养老机构管理者的责任与担当,成为筑牢机构服务质量的“主心骨”。
社区赋能:激活基层服务“神经末梢”
社区是养老服务的“最后一公里”,社区负责人则是连接专业服务与居民需求的关键纽带。长沙县聚焦社区养老服务人才短缺问题,一方面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引入专业养老机构,为社区配备持证护理员;另一方面针对社区负责人开展养老政策解读、服务需求摸排、应急协调处置等专项培训,提升其统筹基层养老服务的能力。在实际工作中,社区负责人主动走访高龄、独居老人,建立“一人一档”服务台账;协调养老机构与志愿者团队,开展上门助浴、健康监测、精神慰藉等服务;及时反馈老人需求,推动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升级。例如,星沙街道某社区负责人通过调研,推动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增设康复护理区,让老人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专业照护,真正激活了基层养老服务的“神经末梢”。
训赛联动:锻造工匠型护理“硬队伍”
“没有过硬的技能,就没有优质的服务;没有竞技的舞台,就难有工匠的成长。”长沙县将养老护理员培训与技能竞赛深度融合,构建“培训筑基、竞赛提质、以赛育匠”的人才培育闭环,全力打造专业过硬的工匠型护理队伍。
在培训环节,长沙县构建“岗前培训+在岗提升+专项研修”全周期体系:岗前培训严格对标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确保护理员持证上岗;在岗提升聚焦实操痛点,定期开展生活照料、康复护理、应急处理等专题实训;专项研修则邀请专家针对失智老人照护、老年营养膳食等难点开课,还联合湖南国医职业技术学校和湖南创兴淞果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搭建线上线下融合平台,方便护理员利用碎片化时间充电。截至目前,全县累计培训养老护理员1000余人次,持证护理员占比达90%以上,为工匠培育打下坚实基础。
此次星工杯“星沙工匠”养老护理员竞赛,正是检验培训成果、选拔工匠人才的关键舞台。竞赛吸引43名护理精英同台竞技,通过“理论+实操”双轨考核——理论考政策法规与专业知识,实操测照护规范与人文关怀,全方位检验护理员的综合能力。同时,设置最高1万元奖金及“星沙工匠”荣誉称号,不仅让胡柳等优秀选手脱颖而出,更激发了全县护理员钻研技能的热情。竞赛结束后,长沙县进一步推动“以赛促学、以赛促用”,组织获奖选手开展“技能巡讲”,走进机构与社区分享经验,将竞赛考核标准融入日常培训,推动护理服务水平整体升级,真正实现“培训出人才、竞赛育工匠”的良性循环。
如今,在长沙县的养老服务领域,从机构院长的专业领航,到社区负责人的贴心统筹,再到护理员的精湛服务,一支“有温度、有技能、有担当”的养老人才队伍正逐步壮大。未来,长沙县将继续深化养老人才培育机制改革,完善人才评价与激励政策,让更多优秀人才扎根养老行业,让每一位银龄老人都能在专业、温暖的照护中,安享幸福晚年。